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公司公告

更多公告>>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解析防爆吊秤分类及区别
解析防爆吊秤分类及区别
点击次数:7 更新时间:2025-04-24
  在石油化工、矿业等易燃易爆环境中,防爆吊秤作为关键称重设备,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生产安全。依据不同防爆原理与应用场景,它可分为隔爆型、本安型和复合型三大类,各类产品在结构设计、适用范围与性能特点上存在显着差异。
  一、隔爆型防爆吊秤:机械防护的物理屏障
  隔爆型(Ex d)吊秤采用坚固的铸铝或不锈钢防爆外壳(防护等级IP67),内部元器件通过密封垫圈与外界隔离。其核心技术在于将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气部件置于耐压1.5倍工作压力的防爆腔体内,腔体接合面宽度≥6mm,间隙≤0.1mm,能有效承受内部爆炸而不引发外部爆燃。典型应用于加油站油品计量(EN 60079-1认证),最大秤量可达30吨。维护时需注意腔体密封性检测(每年氦气检漏),且不宜频繁开启防爆盖。
  二、本安型防爆吊秤:能量限制的本质安全
  本安型(Ex ia/ib)吊秤通过严格的电路设计与限能措施实现防爆。其电源模块采用低电压(≤30V DC)和小电流(≤100mA)设计,配合齐纳二极管或熔断器构成的安全栅,确保任何故障状态下释放能量≤20μJ。该类型吊秤无需笨重外壳(IP20即可),适用于频繁移动的化工原料称重(ATEX II 1 G认证),最大秤量通常≤5吨。优势在于体积小、重量轻,但在安装时需配备安全栅箱(现场端设备与控制室间隔离)。
  三、复合型防爆吊秤:系统集成的双重保障
  复合型吊秤(Ex de/ia/ib)融合了隔爆与本安两种技术,主体结构采用隔爆外壳(Ex d),关键电路采用本安设计。典型应用于既有固定安装需求又需防爆认证的场合,如煤化工厂的催化剂储罐称重系统。此类吊秤具备更高的灵活性,在危险区域(Zone 1)使用隔爆组件,在安全区域(Zone 2)采用本安元件。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联合认证(如IECEx与ATEX双认证),维护时需同时考虑两种防爆标准。
  四、选型要点与注意事项
  选择设备需综合考虑粉尘浓度(St 1-3级)、气体组别(Ⅰ类煤矿/Ⅱ类非煤矿)和温度组别(T1-T6)。防护等级方面,本安型≥IP54,隔爆型≥IP67,复合型按组件最高要求。定期校准时需使用防爆标准砝码,现场操作必须遵守相应的防爆区域划分规则。
 

 

  正确分类与科学选用防爆吊秤是工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融合,新一代智能设备将集成气体检测与自动报警功能,推动工业称重系统向更高安全性方向发展。